《甄嬛传》自播出至今已经有十一年,依旧是观众心中不朽的经典,每每提起,观众们总会为其高评分热烈讨论。这部剧究竟有多神奇?连网友们都不放过任何细节,反复回放剧情,挑出其中不易察觉的伏笔和道具上的小瑕疵,甚至通过人物的微表情来解读故事老钱庄,俨然成了一项“全民”运动。
历史上,雍正帝是一个极为勤政的皇帝。几乎所有的时间都花费在批阅奏章上,这也导致他成为了历史上子嗣最少的帝王。剧中的雍正有着强烈的猜疑心,而这份疑心并非无的放矢。事实上,雍正的父亲康熙帝在位六十余年,留下了三十五个儿子,抛去早夭的,那些成年的皇子依然有二十多个之多。谁不希望继承父亲的江山?尽管立储的规则是立嫡立长,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的皇子就毫无机会。因此,从大阿哥与太子争储开始,再到后来九子夺嫡的宫廷斗争,宫中皇子们的圈禁与死亡,父子之间的残酷对决,终究由雍正脱颖而出,登上了皇位。谁能想象,皇帝亲眼目睹了如此血腥的手足相残,怎么可能不多疑呢?
展开剩余77%雍正曾深信甄嬛是真心爱自己的。尽管最初他只是把甄嬛当作已故皇后纯元的替身,但在他们的新婚之夜,甄嬛以民间婚俗的方式、把他视作丈夫的态度,深深打动了雍正。他一度以为自己和这个“莞莞类卿”的替身注定是一对天作之合,然而不久后,他回想起曾与甄嬛在御花园的偶遇。那时他以果郡王的身份出现,而甄嬛对那次偶然的相遇有何反应,令雍正开始心生疑窦。雍正聪明且深沉,他怀疑甄嬛是否真心爱的是他,还是那个他假扮的果郡王。
幸运的是,甄嬛机智地圆了谎言,雍正也因此相信,甄嬛从未见过果郡王,既然如此,爱的人应该是他自己,而非果郡王。看似一场误会得到了解释,可谁料接下来却发生了更戏剧性的一幕——甄嬛和果郡王的关系,竟然真的成了雍正的心病。两人之间的缘分并未因此切断,甚至在后来的事件中,甄嬛竟然背叛了雍正,与果郡王共同陷害他,甚至让他无意间成为了一个“大冤种”,代人养育非亲生的孩子。对于雍正来说,这一切无疑是一口难以咽下的苦果,毕竟他是皇帝老钱庄,权力与尊严皆至高无上。
然而,甄嬛从头到尾其实是深爱雍正的。她嫁入宫时,雍正对她极好,甄嬛便以为自己可以与皇帝建立真实的夫妻关系。雍正事无大小都毫无保留地对她坦白,从眉庄被禁足开始,皇帝为了避免牵连甄嬛,专门叮嘱她不要靠近眉庄的居所,以免惹怒华妃。而当涉及到诸年氏一族的事情时,雍正甚至与甄嬛商议如何演双簧,连奏章都让她参与,允许她讨论前朝大事。可以说,甄嬛的地位一度超越了华妃,皇帝宠她如命。
果郡王的态度则截然不同。他初始时充满了情欲,痴迷甄嬛,常常暗地里对她表现出过于浓烈的感情,尽管他多次帮助甄嬛,却从未收敛过自己的心思。后来,随着雍正对两人关系的怀疑加剧,果郡王不仅自作聪明地展开行动,还大张旗鼓地带兵追赶误以为嫁给摩格的甄嬛,表面上是出于关心,实际上却反而更加陷害了甄嬛,使得她被严厉禁足,深陷皇帝的怀疑中。可以说,这一切的困境,都是果郡王一手造成的。
虽然雍正一度因摩格的言辞与果郡王的疑似越轨行为而产生质疑,但在甄嬛为他生下龙凤胎后,他始终倾向于相信她。在滴血验亲的时刻,雍正内心纠结,却最终选择了相信甄嬛。即使面对果郡王寄来的含糊其辞的“问安家书”,雍正依然坚信甄嬛的清白,他愿意相信她,只要她能够提供证明,一切过往都可以作罢,他甚至愿意将所有的责任都由允礼来承担。
然而,正当雍正在对甄嬛的信任中度过一段时间后,玉娆无意中提到“六阿哥与元澈长得像”的话,终于将雍正内心的疑虑彻底激起。他开始动用血滴子,再次进行亲子鉴定,甚至在甄嬛和允礼的“风花雪月”早已被他察觉的情况下,依然希望甄嬛能亲口解释。当甄嬛最终以“弘曕灵犀”的名字揭开谜团时,雍正才意识到,自己一直错过了她与允礼之间深藏的爱。
甄嬛给孩子取名弘曕,意味着“灵犀”二字。表面上看,这似乎是在表达她与雍正之间的心意相通,实则暗含着她与允礼之间不言而喻的情感。“弘曕灵犀”这个名字最后的“灵犀”二字,正是甄嬛与允礼的定情之花——夕颜。甄嬛对夕颜花的解读,正如她与允礼的爱情:短暂而璀璨,虽无法长久,却永远铭刻心中。尽管允礼早已离世,然而他所留下的孩子,成了她继续活下去的动力和希望。
原本那个默默无闻、柔弱的“莞莞类卿”形象,在雍正深情的热烈追求下,最终成了那个失落最深、付出最多、却也最为痛苦的角色。
发布于:天津市广瑞网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